
-
盐城市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
-
盐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姚学龙
-
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作风办主任刘向阳
文字实录
姚学龙:媒体朋友们:下午好!
年根岁底,大家都很繁忙,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我市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情况。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好的作风也是“软实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履职不尽责、服务不担当”等一系列专项整治,锻造绝对过硬作风保障盐城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先后召开两次全市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对新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在作风建设上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决心和恒心。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机关作风不断改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盐城对外形象和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为全面介绍我市作风建设进展情况,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了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作风办主任刘向阳同志,市纪委常委、作风办副主任路竞竞同志通报有关情况。
下面,先请市纪委刘书记介绍近两年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大家欢迎!
刘向阳: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与各位记者见面,介绍我市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既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攻坚战,更是一场考验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持久战。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重要部署,市委戴源书记、市政府曹路宝代市长要求,以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切入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营商环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小红同志提出,抓作风建设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机关作风建设大提升助力全市大发展。市纪委、市作风办立足自身职能,坚持聚焦“项目效能、基层作风、为企服务”三个关键点,用好“明查暗访、专项整治、督查通报、问责追究”四个手段,有效解决了一批基层关注的突出问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聚焦发展大局,深入查问题、优环境。经济越发展,对机关作风的要求就越高。市作风办积极贯彻落实市委“两高”目标、“三市”战略和“两海两绿”路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履职不尽责、服务不担当”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一是全力维护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严肃查处弄权勒索、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切实防止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近两年,市作风办走访企业1000多家,收集意见近200条,先后查处了亭湖区建设局为企服务过程中监管不力、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滨海县大套船闸运行不畅、以罚代管,以及少数基层法院法官责任缺失、徇私枉法等问题,推动完善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二是全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严肃查处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平等市场空间。近两年,对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基层“七站八所”、供电供水供气等涉企服务窗口组织明查暗访千余次,推动解决了市环保产业协会违规开展资格资质认定、市自来水公司接水难接水慢接水贵、新奥燃气开户费高、盐都区部分园区道路命名不合规等一批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充分维护了民营企业平等市场主体地位。三是全力维护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督促各级行政机关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支配、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市作风办会同市编办、市法制办、市政务办等,对市直43家部门(单位)在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开展全面督查,推动二手房交易重复提交材料、部分收费不合理等问题的解决,保证了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四是全力维护严明规范的纪律环境。作风的持续改进,离不开纪律的保驾护航。市纪委、市作风办配合市委、市政府,两年内召开5次机关作风问题通报会,通报问题34个,涉及37个部门、8个板块,共问责208人。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问责之严、触动之深,盐城历史上前所未有,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强决心。
二、突出问题导向,严格抓督查、促整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主线。对发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召集会办、提出要求,明确专人跟踪督办,推动相关地区和部门立行立改。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市委明确要求,凡是查出的问题,都要通报给所在地区或部门“一把手”,由“一把手”作出书面检查,督促“一把手”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问题、找到症结,尽快拿出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对一些交叉共管工作,均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按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做到工作有人过问、任务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决不允许推诿扯皮。二是强化跟踪问效。通报问题一律实行整改销号制度,由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督查督办,市作风办配合抓好跟踪。问题涉及到的地区和部门一周内必须上报整改方案、一月内要看到整改效果。整改效果以整改通报片的形式在下一轮通报会播放,涉及到的地区和部门主要领导都要亮相承诺,切实做到解决一起、销号一起。三是坚持群众评判。整改实不实,群众最有数。通报的每一个问题,市作风办都对相关企业进行回访,对办事群众进行随机抽访,征求企业和群众对整改落实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凡是得不到企业和群众认可的整改,一律不得过关,力争以切切实实的整改成效赢得群众的满意和支持。
刘向阳:三、强化市县联动,切实严要求、转作风。市县两级作风办,目标一致、标准一致,以“钉钉子”精神弛而不息查纠机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市级机关层面,推动各部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聚力创新,提高办事效率、化解矛盾难题。在要素供给上,盯住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不放,推动责任单位千方百计简化企业办事程序、压降企业运营成本。市物价局加大对供水、供电、供气等领域的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盐城供电公司压缩服务链条,统筹资源配置,优化电力服务环境,实现常用业务“一次都不跑”、非常用业务“最多跑一次”;市自来水公司公开供水服务两图一表六承诺,规范收费行为,明确施工期限,在全市创文检查中排名稳步上升;新奥燃气公司于今年2月份全部取消工商户开户费和增容费,其中仅为市区餐饮业商户就减免费用近300万元;盐城银保监分局,持续深化银行业乱象整治,积极打造银行业“惠企”行动2018升级版,全市银行业制造业贷款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合计减费让利2.5亿元,其中减免抵押评估费等0.73亿元,实施利率优惠1.77亿元。在行政提效上,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市本级1084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网上办、代办制、快递送实现不见面服务。市发改、国土、城建、规划等项目建设审批部门大力压缩项目审批环节和时间,在全国率先推行“三书合一”、全市域数字化“多图联审”,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零用地”技改项目“先建后验”、不动产竣工验收“三测合一”等改革事项。市工商局推进简易注销的做法被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推广。在行业协会管理和中介服务上,市民政局组织开展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检查,加强信用管理,构建了多部门联动的信息共享体系、资金监管体系和联合执法体系。市中介办建立涉批中介服务事项和中介服务收费两类清单,做到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收费清单依规设置。市本级16家“红顶中介”全部脱钩。“网上中介超市”上线运行,已有260多家中介机构入驻,开展在线服务。在为民服务上,市卫计委严格区分政府办、社会办卫生服务站标识,加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加价销售等违规行为,并鼓励群众监督举报,方便了群众求医问药。市人社局部署开展零售药店专项检查工作,查实违规药店456家,终止医保服务协议2家,暂停医保联网结算47家,追回违规金额158.8万余元,扣除违约金额61.8万余元。市商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单用途预付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协调化解消费纠纷56起,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10.24万元。县(市、区)层面,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建湖县充分发挥“随手拍”平台和监督举报电话作用,畅通群众的举报渠道,设立50个作风建设监督点,聘请100名作风建设监督员;beat365手机安卓版_365登录次数限制_365beat版app围绕“投资阜宁、一路通行”目标,打造“作风面对面”电视栏目,形成全媒体的行风监督;射阳县构建“互联网+”满意度评议、政治生态评价、干部作风评价平台;东台市为111家“绿卡”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盐都区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积弊,在全市率先实行“一窗通办、一网通行、一站导引、一端服务”利企便民不见面集成改革;大丰区放大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效应,推进权力运行标准化建设,强化对公权行使的防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上下“奋力争先、服务靠前”的新风气正在加速形成。
四、强化系统思维,推动建制度、见长效。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作风建设为契机,不断聚焦发展短板、突破思想桎梏、革除体制弊端,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制度体系。市委建立《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项制度》,在“审批提速、收费公示、涉企检查、处罚报备、绿卡服务、帮办代办、社会评议、容错纠错、属地负责、责任追究”等十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市纪委监委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八条措施》,从压实主体责任、抓好机关作风、促进惠企政策落地、督查督办重点问题、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查涉企案件、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等八个方面,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提效能、优作风、强服务”列入市级机关单位综合绩效考核,对市直部门、重点银行机构和重点国企的作风建设、服务发展、优化环境、提高效能四个方面进行考评,形成了勇于担当、服务企业、心系群众的鲜明导向,激励机关全体人员服务讲主动、办事讲效率、在岗讲尽职、努力讲成效。三是深入推进改革。改革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关键。市委要求各相关地区和部门破立并举,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作风建设,拿出创造性改革举措,彻底解决损害人民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问题。通过改革,相关单位建立完善了中介管理、医保定点监管、行政执法规范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既解决作风顽疾,也除弊革新,破除发展障碍,提高服务效能,为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总的来看,全市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发展的形势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在一些领域、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理念的差距。少数机关单位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特别是遇到疑难复杂问题,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谋对策,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工作质量。二是作风能力的差距。少数机关干部在履职尽责、服务发展上,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不作为、慢作为,贻误改革攻坚和事业发展的大局。三是服务成效的差距。在简政放权中消极应付、在放管结合中择利而为、在优化服务中言行不一,伤害群众感情、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还没有根绝。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市纪委、市作风办将认真贯彻上级纪委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从严查处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作风问题,努力构建更亲更清的营商环境。一是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助企降本增效等事项,继续对市县镇政务服务大厅进行不间断检查,组织开展“陪你跑”体验式暗访,突出“三查三看”,即:查惠企政策落地情况,看“放管服”改革成效;查为企服务情况,看干部工作状态;查企业办事满意度,看行政服务质量。二是继续开展通报曝光。紧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问题,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在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范围内形成震慑,着力构建发现、查处、曝光、震慑的工作格局。三是用好监督问责手段。进一步加大投诉办理力度,做到有诉必理、有案必查、快查快结。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刁难企业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问责,对以监管之名乱罚款、乱摊派、选择性执法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不断提升盐城的对外形象和营商环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盐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今天的通报内容就是这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纪委、市作风办对各位记者朋友多年来对机关作风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各位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促进盐城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姚学龙:谢谢刘书记!下面,请市纪委路常委介绍盐城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八条措施。大家欢迎!
路竞竞:下面,向各位记者朋友通报下盐城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八条措施。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现就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一、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找准责任主体,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履行服务支持民营经济的主体责任,持续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市场准入环境和人才引进环境,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民营企业享受平等待遇。
二、驰而不息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督促职能部门制定为民营企业服务清单,严格履职、靠前服务。对市县镇政府机关、服务窗口、基层站所进行不间断明查暗访,着力发现并解决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集中通报曝光机关作风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严肃追究问责,形成震慑。
三、促进涉企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将中央和省、市涉企决策部署、改革举措、政策法规、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工作重要内容,推动“放管服”改革,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紧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问题,直查快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
四、畅通民营企业信访举报渠道。发挥12388信访举报平台和来信来访平台作用,建立与信访部门、“12345”政府服务热线、《清风盐城》电视栏目联系机制,定期开展进企大走访,听取民营企业反映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对重点问题督查督办。深入调查研究,对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对账销号,确保相关处置要求落实到位。开展影响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大力整治为企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利益输送等行为。
六、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牵头制定出台《盐城市政商关系行为守则》,督促全市干部牢固树立主动服务企业、积极担当作为思想,真诚服务、恪守底线。推广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严把政策界限,严肃查处打击报复、诬告陷害等行为。
七、严肃查处涉企领域违规违法案件。加大惩戒力度,严查党员干部违规干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经济纠纷等行为。严查垄断经营、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问题及其“保护伞”,坚决维护市场环境公平公正。
八、注重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和声誉。需要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的,既查清问题,也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注意维护企业声誉,稳妥发布涉企案件信息,凡是积极配合调查的,一般不点名道姓曝光涉案企业。
通报完毕,谢谢!
姚学龙:谢谢路常委!刚才,市纪委两位领导分别介绍了我市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执纪监督作用,严肃整治作风顽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扎实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明规范的纪律环境,让办事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更多、满意度更高。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市将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锻造更好作风、创造更优环境,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提供坚强保障!在此,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支持我市工作,广泛动员企业群众参与监督、建言献策、曝光问题,让各级干部在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中干事创业、担当进取,以一流作风优环境、一流环境促发展!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