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盐城市公共交通产业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为积极强抓国家政策机遇,顺应我市公共交通多类型、多层次发展需求,我市先后引入了“新基建”典型代表的超级虚拟轨道列车(超轨SRT)和200km/h中速磁浮列车项目。2020年,超轨SRT和中速磁浮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重大产业储备项目,项目总投资32亿。目前已完成超轨SRT整车本地生产制造、销售,盐城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制造检测应用平台项目即将全面开工。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超轨SRT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球首条SRT示范线建成,首批投放10列SRT列车已全部上线运营,为我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乘车体验,吸引了20多个有轨道交通需求且未达到地铁建设门槛的二三线城市来盐试乘考察,在国内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成为了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新名片。
交通强国江苏方案盐城行动方案(2021-2025)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项目实施,而以超轨SRT和磁浮为代表的新型轨道交通产业是可拉动百亿乃至千亿产业集群效应的新产业项目,是助力我市在“十四五”期间“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盐城担当的重要产业项目。为加速推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尽快在盐做大做强,在此建议:
一、加强重视,重点培育,大力发展盐城优势交通产业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2021年底,市政府与中车全面深化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重点围绕新能源公交和新型城市交通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当前,超轨SRT和中速磁浮两大中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均已落户盐城,并正以盐城为中心,逐步完成本地化工作,构建“产品研发、零部件加工、大部件制造、车体生产、涂装、总装、调试、售后服务、检修和维护”等全产业链条,推进落实产业链建设。因此,建议市政府加强重视,对超轨SRT和中速磁浮产业在盐发展重点培育,逐步扎实在盐产业根基,立足盐城,共同推广,辐射华东,走向全国。
二、加快SRT线网建设,推动SRT产业在盐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总共规划了“三横三纵”SRT线网,共计5条线路,总里程152公里,涉及市区东西、南北的贯通,较好地实现了机场、高铁、车站和市级中心的全覆盖。2021年先期建设了SRT一号线一期示范工程,从青年路跃进路口至宝兴路口共13公里,同时SRT建设与产业相结合,以全国首条超轨SRT在盐示范之势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多方共赢。为进一步推动超轨SRT产业在我市发展和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拉动效应,形成SRT交通网络,服务市区更大范围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建议市委市政府2022年尽快启动SRT一号线延长线项目,东延长至亭湖区环科城,拉近中心城区与重要城市组团,支持市区SRT一号线延长线增加SRT车辆的投放,并将SRT二号线的规划纳入我市2022年实施计划,完成选线建设,以形成城市交通成网,扩大示范线效应,推动超轨SRT产业持续发展并做大做强。
三、加快实施,高质量建设中速磁浮试验平台,奠定中速磁浮产业基础
中速磁浮试验平台是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验证200km/h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速磁浮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当前,我市亭湖区已与中车合作成立了江苏兴盐磁浮交通有限公司共同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立项、可研、施工设计和部分土地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待所有手续完毕将全面开工。该条试验线建成将加速中速磁浮列车工程化应用,助力我国磁浮技术持续走在世界前列,推进中速磁浮产业完整落地盐城。因此,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及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共同落实国家磁浮战略,在中速磁浮项目以及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加快推动中速磁浮试验平台项目的落地实施,形成磁浮交通示范效应,加速产业化进程。